前陣子與孩子一同練習
「好好生氣,不說氣話」這件事,
因為發現孩子在生氣時很容易說出
「我再也不想理你了!」
「你壞壞!」
「我討厭你!」
「你再也不是我的好朋友了!」
這類的傷人的氣話。
隨著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好,
孩子也慢慢會使用這項能力變為武器,
尤其是四歲過後的孩子將這個武器發揮的淋漓盡致,
其實就是一種
「我感覺受傷了,我也要讓你感覺受傷!」
同時也引用婉琪老師說的
「狠話跟不好的態度,只是個帶刺的殼,他們得以本能,保護那個脆弱無力量的自己。」
剛好那陣子與Daisy麻有聊到這件事,
Daisy麻說他有和孩子討論過關於氣話這類的話題,
我覺得很好,所以也試著與孩子討論。
就在某次喬伊與唯可玩得不愉快時,
他很大聲的說:「唯可壞壞!」接著就跑進房間,
我等他稍微平靜下來後問她:
「你剛剛很生氣是嗎?」
「對!我很生氣!」她嘟著嘴說。
「所以你剛剛說唯可壞壞,那是氣話嗎?」我詢問。
「不是!那不是氣話。」
「所以是真心話囉?」
「恩...也不是。」她想了一下說。
「你知道什麼是氣話嗎?」
我問她,她搖搖頭說不知道。
「氣話就是很生氣時說的話,因為太生氣了,所以說了會讓對方傷心難過的話,叫氣話。」我和她解釋。
「就像是如果我在生氣時跟你說,我再也不想理你,我不喜歡你,你的感覺如何呢?」
「很難過。」
「會很難過是嗎?因為氣話通常都很傷人,讓人感覺受傷,但那不是真心話,因為你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愛你的,所以假設我說了那些話,那一定不是真心話,但卻會傷害到你。」
我停頓了一下,繼續說,
「可以生氣,可以有情緒,我們可以練習好好生氣,不說氣話好嗎?」
我邀請她,她點點頭。
「那也可以想一下,當你很生氣時,除了說氣話之外還可以怎麼做呢?」
「去調整。」
「去調整是嗎?那有需要讓我們知道你狀態不好需要去調整嗎?有沒有什麼暗號呢?」
「恩~不然就比愛心好了」她將兩隻手放在頭上,比了一個大大的愛心。
「所以比這個動作代表你需要去調整是嗎?」我笑著和她確認。
「那之後不管在家,或是跟朋友出去,我們都可以用這個暗號來提醒彼此,提醒我們你狀態不好,同時也提醒自己要去調整。」
她點點頭。
「謝謝你願意與我討論,也願意與我一起練習,媽媽有時也會不小心說氣話,也需要練習,我們一起加油喔!」我回饋給她。
後續的兩週,孩子真的很努力的練習覺察與不說氣話,
偶爾還是會被下層腦控制出口傷人,
不過稍微提醒孩子「剛剛那句是氣話嗎?」
孩子就能覺察到自己生氣了。
也有幾次孩子在生氣時說:「我再也不要......」
結果講到一半閉口,
我會故意問她:「你剛剛說什麼?」
「沒有啊,我沒說話」還會裝沒事的回答我😂
看到孩子如此努力的調整與進步,
這樣的歷程真的讓我很感動,
而每次我也都會回饋給孩子,
「看到你真的很努力讓自己不說氣話,生氣時就到旁邊調整情緒,也覺得你越來越能覺察自己的狀態,真的很不容易!也讓我覺得很感動!看到你是有調整情緒和不說氣話的能力喔!」
在最後想分享的是,其實不只是孩子,
成人很多時候也會在情緒當下說了氣話。
「我下次不帶你來了!」
「不要這麼討厭好嗎!」
「你再吵我就打下去!」
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在管教,
其實只是因為下層腦的失控而說出氣話,
甚至做出會讓自己後悔的事。
有情緒時寧願先不說話和什麼都不做,
因為有情緒時,80%說的都是氣話,
做的也都是不理智的事,
就算不是氣話,語氣和語調也都帶著刺,
還是會讓人感到不舒服。
#不在有情緒時教養孩子 #不在有情緒時解決問題
有情緒時的首要之務,就是先讓自己平靜下來,
可以離開現場,也可以做其他事轉移注意力,
要討論與溝通都是等雙方平靜之後的事了,
而最重要的就是要能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,
「覺察會帶來改變的力量。」
「不說氣話,好好生氣。」
需要成人與孩子的一同練習,
一樣老話一句,不容易,但值得努力。
#先同理與接納失誤的孩子與自己
#練習自我覺察也幫助孩子覺察
#親子一起同步成長
相關文章參考:
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? https://reurl.cc/20jqrE
孩子是否哭的你心煩意亂? https://reurl.cc/3D4Va9
成人的積極暫停角落與自我對話練習 https://reurl.cc/ardy8X